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文娱 >

人们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抗疫歌曲

人们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抗疫歌曲?

【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 

新皇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和焦虑。我们的党、政府和人民都在这场全国抗击艾滋病的战争中经受了考验。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是一个医疗和健康问题,而且需要所有工作的支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广大音乐工作者以歌曲的形式记录了防疫过程,歌颂了防疫英雄,颂扬了防疫过程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应该说音乐工作者对这种流行病的反应很快,歌曲创作也非常丰富。但是不用说,尽管数量很大,质量却参差不齐。除了大量优秀的歌曲之外,还有一些苍白而空洞、投机而没有主题的作品。这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人们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抗疫歌曲?

歌曲是流行的艺术类型之一。抗疫时期的歌曲应符合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应具有鼓舞士气、凝聚群体意志、宣泄深层情感、滋养人心的艺术性等特点。这种整体特征表现在四个维度上。

一个是抗疫歌曲应该有高水平的主题提炼。毫无疑问,抗疫歌曲应该写出猖獗的疫情和人民的斗争,生动地讲述抗疫前线的感人故事,讲述好的抗疫中国故事,团结抗击疫情的意志,表达人民的团结和勇敢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书写和表达疫情灾难时,我们应该不断提炼人类和社会的进步理念。这取决于歌曲作者提炼作品主题和升华思想的能力。从目前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来看,创作者们从多方面提升了防疫主题的高度,对生死、危险与安全、隔离与关怀、团聚与分离等主题进行了艺术表现,以及对这些主题所引发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多难兴邦》(周词、歌)等歌曲将防疫主题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主题联系起来,从国家发展水平上提升了思想水平。另一个例子是《每个人的战争》(的新词,姚)等人,他们直接面对灾区人民的精神状态问题,赞扬逆潮流而动、历尽艰辛的防疫精神,“这是大家的战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新长城”。又如《生命之歌》(词、曲),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为宏观视阈,深入挖掘主题,拓展抗疫歌曲的思想价值。

其次,抗疫歌曲应该有深度的现实生活体验。创作者不仅要有对民族战争的“感性”和“主观”的认知,还要有对战争认识的“理性”和“客观”的升华,这就要求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有深刻的抗疫经验。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体验的深度体现在他是否能倾听人们的声音并将个人体验融入人们的群体意识中。这就要求抗疫歌曲的创作者不仅要有——的集体意志来抵抗疫情,还要有个人经验。它也可以用来与——个群体主题的流行作斗争,表达个人艺术。只有深刻地反映群体的关切,凝聚群体的意志,激发群体的激情,引起群体的共鸣,真正实现“自我”与“更大的自我”的结合,观众才能认出他们。

三是防疫歌曲应该有情感表达的温度。在防疫期间,各类人员的情感表达是直观、深刻、集中和生成的。目前,流行歌曲情感表达的温度主要体现在“一城一民一国一财”的家庭和乡村情怀的提升上,如《多难兴邦》 《武汉力量》(田清泉词、罗秦川曲)等。受到一线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和人民军队的表扬,如《天使在人间》 (Zh

第四,防疫歌曲要有艺术表达的精准性。歌词和旋律创作是作曲家艺术表达的基本手段。目前流行歌曲质量参差不齐,与流行歌曲创作者的艺术表达能力密切相关。一些所谓的“抗疫歌曲”即及时、火爆、浮华、苍白、空洞,除了缺乏高度的主题提炼、深度的现实生活体验和温度的情感表达外,轻视和忽视艺术表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听一听被人们认可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抗疫歌曲,我们会发现所谓的抗疫歌曲应该具有艺术表达的精准性。其实质是要求我们的创作者根据抗疫歌曲的主题、人民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审美情趣,尽可能准确地进行艺术表现。

愿更多更好的抗疫歌曲问世,为打赢抗疫民族战争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

(作者:黄中骏,系国家一级作曲)

[编辑:方家梁]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