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年来琥珀中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蜂鸟有一百颗
时间:2020-03-12 09:09 来源:未知 作者:刘羡 点击:次
北京时间3月12日原标题:中美团队亿年琥珀中发现最小恐龙!蜂鸟大小,眼大,牙齿百颗 00,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自然)发表了一篇由中美科学家联合完成的在线研究论文《缅甸白垩纪蜂鸟大小的恐龙》,他们发现了缅甸白垩纪琥珀中发现的最小的恐龙(广义恐龙包括鸟类)。研究小组建立了33,354个新种,一个新属和新种。孔目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即大眼睛和浓密的牙齿。 本次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利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国研究员荆迈·奥康纳、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拉斯·施密茨博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刚主持。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研究所所长路易斯·乔普教授、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克凯勒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易启儒博士。邹景梅是来文作者。 研究小组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属和种,即黑眼目。布谷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小的鸟,也是最小的恐龙。它可能生活在9900万年前的缅甸北部,但不幸的是,它被针叶树的树脂覆盖,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到今天。包裹在它周围的琥珀重量不到3克。 研究小组认为这种鸟的大小和形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身体结构和它所代表的生态。这一发现凸显了琥珀沉积物揭示最小脊椎动物的潜力。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恐龙和古代鸟类的进化,尤其是小动物的形态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作者提到鸟类的分类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因为鸟类标本只有一个头。他们将继续在缅甸搜寻,希望将来能找到更完整的个体,揭开这只鸟的所有秘密。 缅甸琥珀约1亿年前:在腾冲琥珀馆博物馆收集 这次发现的琥珀化石来自缅甸北部克钦邦的胡康谷,那里的琥珀至少在过去2000年里一直在持续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粘土、淤泥和沙子等沉积物中的骨骼化石经常会压碎和破坏较小动物的遗骸,也会压碎和腐蚀皮肤、鳞片和羽毛等柔软的部分。相比之下,琥珀具有为古代生物提供无与伦比的保护的优势,而保存在缅甸琥珀中的小动物会保护它们柔软的部分。 在过去的几年里,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蜥蜴和鸟类。文章指出,缅甸呼兰河流域鸟类的琥珀内含物十分丰富,这对了解鸟类的进化有很大帮助。本研究琥珀中的骨内含物为研究微型动物的软组织和骨骼解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保存在缅甸琥珀中的标本正迅速成为研究恐龙时代小型脊椎动物的一种特殊方法。地质学家已经确定了矿区火山灰锆石同位素的地质年龄,并认为湖广谷的琥珀是在约1亿年前(约9900万年)由松柏属植物的树脂流形成的,属于中白垩世(晚白垩世的最早阶段)。这被认为是人类窥探“真实”白垩纪世界的最佳窗口。 鸟类被认为是恐龙的后代,是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之一,大约有10500种。在近1.5亿年的漫长演化历史中,它经历了白垩纪和新生代两次辐射演化,其中白垩纪是鸟类演化的重要阶段,也是鸟类从恐龙演化的关键阶段之一。 本研究中的琥珀收藏在中国云南腾冲的琥珀博物馆。全型标本HPG-15-3有一个完整的琥珀头骨,31.5毫米×19.5毫米×8.5毫米,重2.84克。据研究小组称,该标本属于云南腾冲琥珀馆博物馆和缅甸仰光分馆。馆长陈光先生和他的家人库安雅女士于2016年从缅甸北部矿区收集到了这幅画。 新属新种:布谷鸟 本研究中的标本是一个包裹在琥珀中的完整动物头骨。研究小组提到 李刚的团队使用了上海光源(SSRF)的硬X射线成像站和他们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开发的高调制传递函数(MTF)高效硬X射线探测器。根据样品的特点,他们制定了优化的硬X射线相衬CT扫描方案。 使用单色高能x光和高效探测器,避免辐射损伤,实现无损成像;相干X射线的相位对比度和探测器的高MTF被用来实现高灵敏度成像。通过高分辨率探测器、离轴扫描和虚拟拼接实现大视场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经过相位恢复、断层重建、数据融合和特定结构的虚拟分割,最终无损伤地获得隐藏在琥珀中的颅骨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3D结构。 这个琥珀中的头骨只有14毫米长,尖尖的喙,浓密的牙齿和巨大的眼睛。喙后面的长度只有7.1毫米。这种动物有一些“四种不同”的骨骼特征,有些像恐龙,有些像非常高级的鸟。 研究小组没有找到具体的头骨特征来将动物分为鸟类、非鸟类恐龙或其他主要的龙。甚至,他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头骨属于其他动物。“这是我有幸研究的最奇怪的化石,”邹景梅说。 然而,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鸟类同时拥有锋利的喙和巨大的眼睛,所以研究小组将这种动物归因于鸟类。 由于这种标本的形态特征不同于所有其他鸟类,研究小组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属和种,卡农眼目。该属来源于拉丁文Oculus(眼睛)、dentes(牙齿)和avis(鸟),并指出标本的特点,即大眼睛和密集的牙齿。Kuanya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首次发现并收集这一标本的缅甸琥珀收藏家。 历史上最小的恐龙:食肉,白天型 目前,已知最小的活鸟是蜂鸟,最小的蜂鸟是蜂鸟,重约1.95克,长5.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研究小组提到,从头骨的大小来看,这次命名的鸟比蜂鸟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古代鸟类,也是历史上最小的恐龙。 他们推测大约1亿年前,奥乔汤加人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不幸的是,它被松柏或南方雪松等针叶树的树脂包裹着,这些树在漫长的地质时代形成了琥珀,并一直保存到今天。 这只鸟最有趣的地方是它的小型化。研究小组提到,变得如此小的动物必须面对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如何将所有的感觉器官整合到它们的小脑袋里,以及如何保持体温。 这种小型化过程通常发生在孤立的环境中,最典型的是岛屿。在白垩纪中期,缅甸只是一个孤立的岛弧。 第一只眼齿鸟,尤其是它的“牙齿”,是研究小组将其命名为眼齿鸟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小型化伴随着牙齿脱落和眼睛增大。然而,尽管它的体积很小,但它的牙齿比所有其他古代鸟类都多。齿列也比其他鸟类长,延伸到眼睛以下。上颌两侧各有18-23颗牙齿,牙槽骨两侧各有29-30颗牙齿,总共约有100颗牙齿。 大量的牙齿也表明,尽管它非常小,但它是一种食肉动物。 这只鸟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眼睛”,直径约为4毫米。鸟类和大多数爬行动物(包括恐龙、翼龙和鱼龙)的眼睛有一个由小硬骨组成的巩膜环,它在中间环绕眼球,起到支撑和保护眼球的作用。 鸟类的小硬骨通常是方形的,非常简单,但是齿状鸟类的小硬骨是勺形的,这种骨只在一些活着的蜥蜴身上发现过。这是让研究小组非常困惑的地方之一。 此外,有眼齿的鸟的眼睛也不同于有发达巩膜环的鸟,如猫头鹰,它们的眼睛向前,而有眼齿的鸟面向两侧。鸟的颧骨是弯曲的,它的眼睛从头部的侧面突出。这种视觉系统从未在活着的动物身上发现过,这使得作者很难理解它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 此外,眼骨的开口(内侧 研究小组还分析了系统发育关系,认为奥霍托那鸟和其他鸟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也非常特殊。仅从头骨分析来看,这种新发现的小鸟非常原始,介于德国晚侏罗世最原始的始祖鸟和中国早白垩世的长尾鸟之间。 这可能表明,像这两个群体一样,奥霍托那有一条与非鸟类恐龙相似的长尾巴。(记者何丽萍,澎湃新闻) [编辑:刘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