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散步安全吗"-关于恢复国家旅游业生产和
时间:2020-03-18 09:00 来源:未知 作者:苑菁菁 点击:次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张曼子、程迪、周文冲)2月底,文化旅游部发布相关指引,指导旅游业恢复生产和工作。最近,上海的东方明珠、安徽的黄山、四川的甘孜、稻城的亚丁等著名景点再次受到欢迎。 春光灿烂。目前“出去转转”安全吗?各地区相关单位如何在恢复迎宾的同时确保防疫安全?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新华社记者参观许多地方。 题:“出门转转,安全吗?”——全国旅游业复产复工情况调查 “我好久没旅行了,我的家人来到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吸新鲜空气。”北京游客于女士说。记者在许多地方看到,全国各地景点恢复营业的速度不同,但许多受欢迎的景点已开始再次欢迎游客。 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春天越来越多,吸引了很多游客去远足。在重庆,五龙仙山、南川金佛山、合川渔城等50多个景点已经陆续开放。江西12个5A景区已全部对外开放,4A 146个景区中有97个已对外开放,11个5A乡村旅游景区和33个4A乡村旅游景区也已对外开放。 据携程网统计,截至16日,全国知名景区已恢复1300多个,5A级景区已超过100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周庄镇、洛阳龙门石窟、安徽黄山、吉林长白山等景区相继迎来游客。 三亚、苏州、宁波、杭州、厦门、丽水等地是目前恢复营业的景点最多的旅游城市。在首批重新开放的景区中,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区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植物园和城市观光点。 也有一些景点通过增加优惠措施来吸引游客。5月1日前,西湖风景区所属的王越寺、黄龙洞、飞来峰、郭庄、三潭银月等16个收费公园景点将免费向国内外游客开放。中国四大皇家园林之一的Xi华清宫景区最近宣布,该景区将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免费开放,直至3月31日。 部分热门景区已重启 “我好久没旅行了,我的家人来到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吸新鲜空气。”北京游客于女士说。记者在许多地方看到,全国各地景点恢复营业的速度不同,但许多受欢迎的景点已开始再次欢迎游客。 保护游客防疫安全已成为旅游业健康复苏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地的景区采取智能防疫、智能引导、分流和限流等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温度显示“36.6℃,进入自动消毒模式.在江西三清山风景区的入口处,南昌游客陈和他的家人走过一台高2.5米、宽1.3米、形状像电话亭的智能防疫一体机,完成智能检测。"游客可以通过这个盒子在几秒钟内完成自动测温和消毒的整个过程。"江西三清山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阎金红介绍。 在重庆,“惠友守则”已经成为游客游览景区的健康通行证。本规范支持“重庆市文化大队突发事件疫情防控报告系统”,通过实名制采集游客健康数据和实时数据监测,分析景区疫情防控工作,实现景区高效、准确的疫情追踪。 在北京,玉渊潭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从11日开始实施流量限制措施。为降低游客聚集的风险,将分别采用单程旅游和分时分段入场的方式。颐和园的游客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公园控制游客数量不超过30% “我好久没旅行了,我的家人来到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吸新鲜空气。”北京游客于女士说。记者在许多地方看到,全国各地景点恢复营业的速度不同,但许多受欢迎的景点已开始再次欢迎游客。 “在防疫期间,数字技术在优化旅游公共管理和保护游客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思敏说,在防疫期间,将许多智能技术应用集成到旅游场景中,将极大地拓宽旅游业未来智能应用的可能性,有助于改善游客的消费体验,提高行业的业务效率。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韦伯认为,文化旅游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满足游客不断提升的体验需求。 桐城集团与一些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了“云旅行”的虚拟现实体验计划,并推出了“在线旅行”来帮助用户呆在室内,环游世界。此外,一些企业还依靠人工智能、5G商务等技术,积极推进智能旅游和住宿领域的探索,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模式。 一些专家也提醒我们注意行业中的薄弱环节。 "恢复整个旅游产业链是旅游业复苏的关键。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曹告诉记者,目前旅游业中的小微企业、导游群体和景区从业人员是产业链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过去,产业链通常依靠相互信贷运作,一旦某个环节被打破,债务风险就会沿着这条河上下快速扩散。他提醒有关部门应善用各种政策工具,以避免“三角债务”等风险。 此前,文化旅游部下发通知,要求在疫情期间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开展免费网络活动,保持导游队伍的稳定,为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储存能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