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未来教育全球论坛(第一期)成功举办
时间:2020-05-22 09:00 来源:海外网 作者:[db:作者1] 点击:次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让个人和社会做好适应复杂世界和未来不确定性的准备。最近,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一项倡议,呼吁所有国家思考如何将新技术融入教育,以及如何设计和提供教育,为更美好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在此框架下,5月16日17: 00,主题为“解读全球疫情,展望未来教育”的“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第一期)在网上成功举办。 该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UNESCO INRULE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ITE)和北京师范大学智能学习研究所(SLIBNU)联合举办。在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大学生谈论了未来教育,旨在通过流行病看到未来,通过学生看到世界,通过设计看到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詹涛分别致辞。周作宇在讲话中赞扬了这一平台的建立。他说我们从教育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教育。面对全球流行病,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只有通过积极的思考、快速的行动和永恒的创新,才能取得巨大的进步。詹涛认为,随着世界各地学校和学生分享网上教育的经验,电子技术和网上教育的蓬勃发展将很快看到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论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讨论和展望未来教育形式的机会,并为新的教育时代做准备。 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也分享了他们的观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陆慈杰指出,这种流行病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多重障碍,但学习之旅不仅限于大学四年,学习场所也不仅限于校园。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大部分学习发生在正规教育之外。亚洲理工学院发展学院执行主任乔纳森肖(Jonathan Shaw)指出,尽管在线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在线教学很难实现与离线教学同等质量的面对面互动,也不能替代离线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智能学习研究所副所长刘德建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虚拟实验室的概念,希望能鼓励更多的学生用脑思考、用手设计并在实践中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史蒂文杜根认为,电子设备的高普及率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机会。电子化为教师掌握新技能和应用新技术提供了机会。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随后,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大学生就如何在疫情期间学习、他们在学习中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看待教育等热点问题举行了跨境和跨时间对话。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代表根据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教育经历,分析了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教育进行了展望。他们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表现出“更多的技术手段”、“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教育内容”、“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同时,未来教育可能面临“电子产品普及率不足”、“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和“全球环境影响教育”等问题。 由于十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和疫情期间的积极努力,中国在疫情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网络教育经验,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提供了借鉴。两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观点。肖希望学校和政府能够建立更多的知识共享平台,并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和软件来优化网络教育的质量。她认为,未来的教育将包括更多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并将通过选择更舒适的学习环境来提高效率,但这需要学生提高自己,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马分享了国内高校网上学习的平台和自己接受远程教育、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经验。同时,他分析了远程学习效率低下的内在原因,并希望在线和离线教育能够高度融合,取长补短。 欧洲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慕尼黑大学的谭心怡在多个平台上展示了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课程内容和指导反馈,以及各地方单位和组织对不同形式教育的支持。她认为,在未来,教育不应该忽视网络教育的优势,还应该考虑到真正的人际交往。 印度尼西亚亚洲理工学院的阿琳冈萨雷斯提出了“传统教育方法的阻碍将导致创新”的观点,并比较了传统教育形式与网络教学的差异。在她看来,未来的教育将整合更多的技术手段,并以远程在线学习的形式呈现。来自巴基斯坦的莫阿兹阿尔塔夫分享了海外学生在面对新的冠状病毒疫情时所面临的挑战,并展示了他如何通过室内练习和在线教育平台资源来调整自己。他认为未来可能面临许多世界问题,如经济萧条、气候变化、人口爆炸等。呼吁年轻人团结起来面对挑战。 西班牙工业工程商学院(IE Business School)的多米尼加学生希尔达加西亚(Hilda Garca)指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在贫困落后地区的普及率仍然很低,这给新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巨大挑战,不容忽视。她认为,未来的教育将进一步关注学生,依靠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并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在自由讨论部分,出席会议的大学生代表提出了进一步的想法。例如,在线学习容易出现效率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网络连接不稳定等问题,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活动不能在线实现。专家认为,低效率和缺乏自控能力确实让家庭在线学习面临挑战,但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监督,共同积极面对和解决困难。副校长周作宇指出,大学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地方,而应该允许实现人类心灵、意识和共同精神的交汇和碰撞。 这个论坛的讨论区也很热烈。网络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促进了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深入思考。例如,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会促进还是阻碍国际教育公平?国际组织能为促进教育公平做些什么?网络教育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还是永远不会取代面对面教育?在线教育如何避免当前的缺陷并做得更好? 专家一致认为,今天在场的来宾和学生对解决未来教育中的问题持乐观态度。现在是每个人探索未来教育的好时机。 作为组织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智能学习研究所一直在积极探索“未来教育”的形式。联合院长黄荣怀指出,当前的大学生未来教育全球论坛是由14名青年志愿者共同规划和组织的,旨在为专家和大学生之间交流思想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的思想为世界所知,并促进教育和技术变革。这个论坛使专家、大学生和观众能够深入思考如何解决远程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设计在线课程来解决教学难点,以及什么样的教育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今天,我们无法找到所有问题的完美答案,但最重要的是,这个论坛让我们离更好的未来教育设计又进了一步。论坛将继续。一方面,该论坛是对教科文组织2019年提出的未来教育倡议的回应。另一方面,面对疫情的影响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论坛也希望探索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以促进更好、更多平台和内容的不断涌现。(单雯北师大照片) 责任:吉爱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