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时评 >

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让民俗魅力得以延续

“朔州市连开艺术团应邀登上中央电视台《群英汇》栏目舞台,成了朔州民间艺术界最近的大新闻。艺术团里的一对好闺蜜宋泓历和杨秀丽精彩亮相,和队友圆满完成晋北吹打乐《得胜鼓舞》后,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嘉宾的好评。”——3月8日《山西晚报》

晋北吹打乐是流行于山西北部、盛行于雁北地区的民间吹打乐,其粗犷豪放、雄浑铿锵的乐风,反映了晋北人民豪爽大方的精神特质,是晋北地方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早在2014年,晋北吹打乐就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日渐狭窄,传统民间名曲严重失传、传统民间名曲严重失传、传统演奏技巧缺失、传统民间乐器不再使用等现象频频发生,晋北吹打乐也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其实,在山西像晋北吹打乐这样的传统民俗面临失传的例子并不是惟一,2016年,五台县曾针对即将失传的传统鼓吹音乐《八大套》开启“抢救模式”,又如山西眉户剧中的绝活纸幡功也濒临失传,而不为我们所知的也许还有更多。

三晋优秀传统文化是山西的“根”和“魂”,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错综复杂的时代,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山西传统民俗文化,是每个人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央视《群英汇》等一系列栏目将观众的视野重新聚焦,在轻松活泼的综艺气氛中将传统文化传递到观众的眼中和心里,这无疑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启了新的篇章。也因此,才成就了朔州市连开艺术团晋北吹打乐的小小“名气”。

提倡新文化内涵没错,但与此同时,也应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只有激活其生命力,才能将这种美撒播得更深更远!(王丹)
)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