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举办新的智库任务和中国特色领域
时间:2019-03-27 09: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3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成立五周年高层论坛科学技术。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新华社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所,全球化智库,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科学,湖北大学等智库从智库研究机构的30多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并明确提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为响应党中央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号召,学校于2014年2月成立了国家治理研究所,得到了湖北省和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过去的五年中,该研究所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他强调,研究所的未来发展必须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指导,关注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努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希望各位专家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新智库建设提出建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国家治理研究所院长欧阳康教授在过去五年中全面介绍了该研究所的发展情况。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全国治理智库联盟高层论坛”启动仪式。开幕式由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刘久明主持。 欧阳康在演讲中回顾了过去五年来研究所的成长足迹,重要活动,重大成就,人才培养和未来规划。他指出,在教育部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湖北省委,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所开展了以“聚焦”为宗旨的工作。重大问题和服务国家战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感谢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过去五年来,国家治理研究的步伐是坚定而明确的。 2014年2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成立国家治理研究所;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部主任张东刚,中央编局局副局长于克平,华中大学党委书记卢刚,李培生校长,其他人为研究所揭幕; 2014年5月4日,省委书记李洪忠带领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对国家治理研究所进行了调查。会后,省委特别办公室会议纪要《关于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建设的会议纪要》发布。国家治理研究所; 2014年11月,国家治理研究所被评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5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十大改革智库”;全省十大新智库,命名为“湖北省地方治理研究所”; 2016年3月,“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2016年12月,它被选为中国智库指数(CTTI); 2017年11月,它在中国被选中。智库综合评估(AMI)中国的核心智囊团; 2018年1月,它进入“中国大学智库100强”排名第18位; 2018年12月,它进入“中国大学”图书馆百强名单“高中甲级智库”。 欧阳康指出,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家治理研究所开展了最重要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多层次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了五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和为期四年的“全球治理”。 “东湖论坛”,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欧阳康所代表的学院教师在过去五年中受邀参加学术讲座,报告,研讨会,社会调查等200多次。三是承接大量研究项目。学院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托的20多个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湖北省委托的重大项目。学校资金突破500万元。四是开展国家治理高层次人才培养。招募了14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和1名博士后研究员,重点培养具有宏观政策和理论视野,扎实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国家。管理跨学科人才。第五,“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系统的结果,包括《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6湖北卷)》《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7湖北卷)》《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7全国卷)》《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8全国卷)》,在引领中国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第六,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所所有同事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了10多本书,并印制了40多篇内部参考文献《国家治理参考》。第七,许多研究成果已被相关决策部门采纳,或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指示,或获得高级别奖励。 欧阳康,赵泽林等研究成果“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光明日报》(内部参考)《教育部简报(高校智库专刊)》采纳,引起相关部委相关领导的关注和委托并作出肯定的指示;荣获“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学术进展”,并获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南京大学中国智库联合颁发的2017年“CTTI-PPA智库最佳实践奖”二等奖研究与评估中心。荣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学会2018年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报告奖”,并获得中共湖北省委2018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欧阳康强调,国家治理研究院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智库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国家治理智库联盟的形成,重点加强国家治理基础理论和宏观政策研究,绿色GDP绩效评估和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大数据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努力发展和突出国家治理研究所的特点和优势。 论坛有两个主题演讲,由国家治理研究所助理主任杜志章和人文学院副院长雷瑞鹏主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前院长,一级教授徐耀彤认为,新时期新型中国特色智库的建设必须与众不同,坚持创新,要科学,具有前瞻性,敢于解放思想。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第二任检查员孙军提出,要加强政治导向,强化战略定位,强化问题导向,强化效果导向,不断提高智库的政治水平。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所执行主任孟庆国指出,国内大学智库与世界一流大学智库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内部协调不足,评价偏向,缺乏宣传机制,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数据积累不足。一流的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等共同问题,缺乏平等对话的气氛。新华社助理校长兼研究室主任徐元荣从目标,内容制作,选题模式和制作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智库运作的实践和思路。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李刚指出,中国智库联盟在解决法律地位,改善体制机制和国际参与方面应加强发言权和影响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人才交流发展中心主任王尚明指出,智库建设需要植根于基层地方政府,深入当地解决问题的现实,还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级设计。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树明强调,新时代的高端智库应该关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智慧社会背景,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治理能力。中国和全球化智库上海分会秘书长刘正宇介绍了建立全球智库的经验。国家治理研究所特别研究员严崇生认为,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不仅应该是一个“后期文献”研究,即对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已经提出过;它还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即研究新的发现。 ,新问题,新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所助理院长,学术合作部主任杨庆庆提出吸引外国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研究人员国际化,以应对缺乏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交流技巧。 。湖北大学县研究院院长李荣娟指出,县治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县治理应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框架内进行。欧阳康认为,智库应该真正反映中国未来的需求,并在理论转化为实践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智库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理性智慧与实践智慧相结合,并进一步指出智库研究人员应该在天空中。站立并拥有中等气氛。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家治理机构以及着名的专业智库进行交流与合作国内外,建立了“国家治理智库联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国家治理重大问题的合作研究。他指出,这项学术活动是在国家治理研究所成立五周年之际举行的。目的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回顾,总结和反思过去五年国家治理研究的发展,并规划和展望未来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国家治理研究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背景下的使命,责任和责任。 (张萌李攀辉文/图)编辑:张嘉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让孩子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 下一篇:终身而坚强,特别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