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时评 >

用好院士专家工作站

图/王铎

    

    编者按:3月16日,全国两会闭幕次日,山西以罕见的快节奏、高质量、组合拳,连连举行“一场会见、一次大会、四个专题”,隆重启动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一时间,晋商翘楚齐应、晋才精英竞投,欣然聚京、咸议兴晋,院士专家工作站备受关注。
    山西2009年开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并于去年成立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此次启动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专门以“凝聚智慧助力发展”为主题召开院士专家座谈会,为院士专家工作站把脉会诊,更是彰显了我省对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到去年底,全省企事业单位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8个,引进院士70名、院士专家团队300余人,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合作开展科研和推广技术17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14个。不仅成为山西省科协系统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平台。
    建立并用好院士专家工作站,有助于补齐人才这一山西最为突出的短板。惟其如此,才会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使科技创新驱动获得强劲引擎。
引智引才时不我待    吹响集结号,呼唤凤还巢,一场关于晋商晋才的对话与诚邀,就像这三月里的春风,温暖浩荡。一位参加座谈会的院士感慨地说:“第一次见一个省级会议聚拢如此多的院士。”这足以表明,山西比以往更加需要引智引才,三晋大地求贤若渴,也比以往更为迫切、更见诚意。
    结构失衡、市场剧变、因煤而困,这样的切肤之痛,让许多山西人至今无法走出来。眼下的山西,站在了经济转型的历史拐点,转型发展成为实现振兴崛起的必由之路。我们的黑色煤炭要绿色发展,我们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我们要打造转型综改试验区……时不我待,压力巨大,需要集全省之力攻坚克难,需要高端的人才和创新团队来鼎力支持。
    “山西第一位的最可宝贵的资源是人才资源,只有激活人才资源,其他所有资源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省委书记骆惠宁的资源观振聋发聩,切中肯綮。只有激活了人才资源,我们才能战胜攻坚路上娄山关与腊子口。
    我们是需要从单纯的招商引资上升到招才引智了,面对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人才壁垒的困扰,打造院士专家这样的高端智库,正可谓题中之义。而事实证明,他们不仅可以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带来了科技创新的理念。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如太原锅炉集团。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一跃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正是因为一项核心技术。这项让企业“翻了身”的技术就是与岳光溪院士合作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如今已升级到第三代。就太原锅炉集团来说,不仅是尝到先进技术带来的甜头,更是形成了与科研机构研发合作的转型发展思路。
    建立更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为院士专家来晋创业创新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就是要让最具创新力的优秀人才、技术、理念注入山西。
    山西人重情重义,有很多优秀儿女都饮水思源,默默回报着桑梓。当他们亲眼目睹或亲耳听到“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上主政领导们对人才的尊重、对人才的真情呼唤、对人才强省战略的强力推进时,不仅激动难抑,更兴奋不已。
    人才回乡,信息回传,项目回迁……越来越多三晋赤子们对故乡重新焕发的生机充满信心,山西需要凝聚智力,需要科技引领,山西需要敞开怀抱,广纳四海之才。

陈力方

企业制胜人才是宝    连日来,山西高层频繁抛出橄榄枝,呼唤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邀请专家院士献策献力。诸多迹象表明,山西将越来越重视人才、重视科技、重视创新。这对于新一轮改革中的山西国企,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
    山西国企发展了这么多年,生产技术并不落后,很多工艺长期处于行业领跑状态,却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节节后退。问题出在哪儿?没有核心竞争力。
    得人才者得天下。现代企业竞争,不是生产层面的劳动竞赛,而是利润的厮杀、份额的争夺,是战略层面的云端对决。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较量。
    借着人才强省战略再发力的东风,山西的企业要仅仅抓住机遇,不拘一格引人才。企业要强大起来,必须广纳天下贤才为我所用,必须利其器以善其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才引进和培养上来。这就要彻底摆脱政策依赖,甩掉重技术轻管理、重生产轻营销的惯性思维,告别“只管生产不打算盘”的模式,让新资源观指导企业经营实践,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人才长袖善舞,让创新驱动发展。
    企业引人才不能光引进研发人才,光引进技术,还要多多引进管理精英、财务专家、营销人才。引进管理型人才,有益于国企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引进财务类人才可以更精确地核算投入产出,指导生产环节千方百计降成本;引进营销类人才,可以更有效地扩大影响力,占领市场,更直接地彰显企业的竞争力。
    引进人才还要善用人才,不能完任务、摆花瓶、撑门面,也不能光靠“外来和尚念经”,招来女婿气走儿,而是要带动企业内部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创新的土壤和空气,促进全产业链的创新和开放。这样的创新不仅仅是生产领域创新,还要思想创新,要全要素、全领域、全产业链创新,包括营销模式创新、财务管理的创新,也包括资本运作层面的创新。
    山西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过程,核心是提质增效,这就决定了我们更迫切需要优秀的科学人才、强大的科研力量、先进的科技成果,投身山西发展大业、助力转型综改实践、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只有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依靠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才能激发企业的恒久动力和不竭势能,为实现振兴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和强大引擎。

田国青

人才政策也需一流    放之全国,山西是欠发达省份,主要经济指标靠后,许多方面发展滞后。尤其人才,已成为山西最突出的短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奋力拿出一流的人才政策,才能既避免“孔雀东南飞”,又“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就要求,在各项工作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的今天,切莫忘了人才政策也应一流、更需一流。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围绕人才展开的竞争更是无处不在,达到了白热化。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在今天,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比如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各地都有,可高端人才毕竟有限。对于各方面条件均无优势可言的欠发达地区,要想在比拼中不落下风,就更得在创一流人才政策上下功夫。
    山西2009年开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但多方面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还是去年成立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之后。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人才政策有没有创新大不一样。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的启动,以一流的人才政策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得以实施,必将使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力度更大、推进速度更快、取得成果更多。
    如果说一流的人才政策重在顶层设计,其落实则是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和各级各地的具体行动。比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山西省科协系统不仅将其作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有力抓手,同时也为全省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起到了很好的牵线搭桥作用。特别是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既是院士专家之家,又是建站的企事业单位之友,同时还是党和政府服务院士专家的得力助手。
    具体而言,人才政策创一流,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搭建平台、创优环境,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若果真如此,就不难把越来越多的优秀科技成果、研发团队和院士专家引进山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的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山西,更应有这样的人才观,并辅以一流的人才政策大力落实。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