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见成效
时间:2019-07-11 09:4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是组织的再教育,让我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是组织的再关怀,让我放下包袱轻装前行,工作上才取得一些成绩。”时隔数月,面对南昌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再次回访,徐某说,正是从首次回访教育中,自己感觉到并未被组织抛弃,从而树立起积极工作的信心。 30岁不到的徐某,因违反相关纪律,去年被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南昌县纪委监委在梳理被处分人员基本信息时,发现徐某是第一次违纪,便把他纳入跟踪回访的范围。针对徐某上进心强、思想压力大等特点,工作人员认真制定回访方案,帮助其解开心结、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有了组织的激励,徐某工作积极性大增,其负责的社区改造工程成为南昌市亮点工程。 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党员干部,不能一“处”了之、一“问”了事,而要通过耐心的纪律教育和心理疏导,让“问题”干部变成“有为”干部。为此,去年7月,南昌市纪委监委制定印发《关于对受处分人员进行跟踪回访的暂行办法》,对受处分人员开展较为规范的跟踪回访工作,体现出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 为把回访教育工作做到点子上、做进心坎里,南昌市纪委监委要求,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必须经过审批,注明原因。正式回访前,要根据受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和情节、党政纪处分类型、处分期间个人表现等,因人施策、对症下药,拟定有针对性的回访方案。回访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查阅资料、集中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掌握受处分人员在受处分期间的现实表现,作为对其业绩考核、调整使用的参考依据。 余下全文xxxx “这是组织的再教育,让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它是组织的重新关怀,让我放下负担,直接上班,并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果。 “几个月后,面对南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回访,徐先生说,这是从第一次回访到教育,我觉得我没有被组织抛弃,从而建立积极工作的信心。 不到30岁的徐某去年因违反相关纪律而被行政降级。当南昌县纪委监察委员会对被解雇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后,发现徐某是第一次违反纪律,被列入后续访问范围。为了应对徐的自我激励和思想压力的特点,工作人员精心制定了回访计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卸下行李,轻松上班。在组织的鼓励下,徐的工作热情大大增加,他负责任的社区改造项目已成为南昌的一个亮点项目。 犯错误的党员干部不能“入”和“查询”,而是通过耐心的纪律教育和心理咨询,“问题”干部成为“有前途”的干部。为此,去年7月,南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对受处分人员进行跟踪回访的暂行办法》,对纪律人员进行了较为标准化的后续访问,体现了纪律,纪律,硬度,批判教育,组织关怀和温度。 为了使回访教育工作成为一种观点和进步,南昌市纪委要求必须批准受处罚人员的回访,并说明理由。在正式回访之前,有必要根据被解雇人员的性质和情况,党员的类型和政府的纪律处分以及处置过程中的个人表现制定有针对性的回访计划。回访期间,工作人员通过查阅材料,集中讨论,个人访谈等方式,全面掌握了纪律处分人员在惩罚期间的实际表现,作为绩效考核和调整的参考。 耐心细致的回访教育帮助纪律人员消除怨恨和怨恨。人们认识到,回访教育不是对伤口“腌制”,而是对伤口进行“消炎”。万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前中队长王某某对自己的职责表示不满,并于2017年初受到警告。他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沮丧。区纪律检查和行政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心中说话,并加强了他弥补的决心。 “在回访教育之后,王某就像一个改变主意,主动带领我们上街执法,规范管理的人。他的负责任的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果。”王某某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变化,同事们看着眼睛。影响期结束后,王某某因正确无误而被提升为副队长,干部群众得到认可,工作突出。 (记者张武明,通讯员何建芳) (编辑:罗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