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的跨越式(2)
时间:2017-03-22 09:12 来源: 陕西日报 作者:未知 点击:次
这些年,通过实施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让我们的水保障和水安全问题已经和正在得到解决。但水患平息了,生态却还没有跟上。例如有些河流只注重防洪保安,把河道修得像马路一样笔直,失去了河流自然弯曲的本来模样。 单一的工程治水往往将水资源白白流走,对此,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要由单纯排水防洪、引水抗旱的工程治水向蓄滞泄洪兼顾、丰枯相济的生态治水转变。 何为生态治水?2016年,正在制作的《关中水系规划》描述了这样一幅图景:有自然弯曲的河岸线;有深潭、浅滩;有天然砂石、水草;有常年流动的水,水质达到水功能区保护的标准;有乡愁、有野趣;有划定岸线、推行河道管养制度等管理措施,让陕西涌动水的灵气。 眼下,陕西省全面启动河长制。省市县乡四级河长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省水利厅河库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河长制就是为生态治河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我省首先对渭河进行全域生态建设。渭河的这一华丽转身,也表明“生态治水”取代“工程治水”,成为今后陕西水利建设的主题。为保证渭河生态基流,宝鸡峡自2016年1月20日将渭河林家村断面以下100公里河道流量提升到5立方米/秒以上,全年下泄生态水量2亿立方米,18年来首次实现渭河宝鸡段日夜奔流。 5年间,通过积极探索,水利风景区成为我省水生态保护的新样本。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35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7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汉城湖,过去由于长期接纳城市污水和雨洪,库水污黑,环境恶劣。经过提升改造后,一个长6.27公里、生态水面850亩、景观绿化面积1031亩的全新湖泊跃然而出。(记者 郭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福建:明确2017年实施29个工程包
- 下一篇:广西:推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