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出台医疗机构改善服务措施(2)
时间:2017-03-25 07:58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未知 点击:次
医联体牵头医院要采取具体措施支持医联体内的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医联体内部的儿科服务体系。2017年底,对16个区符合条件的100名社区医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增加儿科执业范围,使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儿童内科常见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服务 为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医院,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以医联体为切入点,逐步形成“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市卫计委和市人力社保局共同在已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选择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日间手术付费方式探索,其他具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开展日间手术服务。 关键词3 开药 处方审核结果纳入绩效管理 加强合理用药管理,降低对患者的药源性损害。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管理中的作用,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药品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定期公示处方审核和点评结果,对用药不合理的科室和医生实施诫勉谈话,处方审核和点评结果纳入绩效管理。加强直接面对患者的药物咨询服务,门诊药房应设置药物咨询中心或咨询窗口,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市卫计委强调,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医疗机构要开展第三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不断调整改善医疗服务措施。 市卫计委也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改善医疗服务第三方调查,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并适时组织对各区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 关键词4 服务 三级公立医院无线网络4G信号全覆盖 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各级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院内方便患者和诊疗服务的关键信息设施基础,年内三级公立医院无线网络4G信号同时均等全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根据各自情况可向院内就诊患者提供检查结果推送、健康知识普及、费用查询、电子支付、院内电子地图导航、短信提醒、自助打印、健康监测、在线咨询等相关服务。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不断扩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市医管局要求,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完善京医通预约挂号平台,患者挂号、缴费更快捷,减少患者排队,明显改善门诊大厅拥挤现象。22家市属三甲医院通过京医通预约挂号平台全部实现自助机和手机预约挂号缴费、自助缴费、移动缴费和检查检验结果自助打印,并逐步增加检查检验结果信息推送、体检预约、专业健康科普等手机服务功能。 中草药、代煎汤药配送到家 要在北京中医医院、友谊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安贞医院、世纪坛医院、宣武医院、佑安医院、地坛医院10家市属医院开展中草药、代煎汤药全市范围内配送到家服务,解决中草药及代煎汤药取药等候时间长、患者往返医院取药不便的问题。 医院卫生间将提供卫生纸洗手液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设施,尽力实施各种便民服务和帮老助残措施。3月底前,在门诊大厅提供轮椅服务、引导服务,在咨询台、护士站为患者提供纸、笔、针线盒等便民设施,根据需要设立哺乳室,在候诊区为患者提供紧急充电装置。三级医疗机构开展门诊服务中心、住院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一站式服务。用门诊服务中心模式集中接待患者咨询、投诉事项;用住院服务中心模式做好出入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服务等,严格探视和陪护制度。 3月底前,集中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清除地面、墙面和散发的各类小广告,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医院卫生间配备搁物台、挂钩、扶手等,免费提供卫生纸和洗手液,改进卫生间保洁服务,有效去除卫生间异味。(记者 刘欢) 相关新闻 医改新政过渡细则出台 |
- 上一篇: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特色小镇培训会
- 下一篇:重庆市将全面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