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浩博手机版 >

银行业四大行减员最凶 这些银行薪酬不降反涨

  降薪 减员,这两年银行员工日子不太好过的说法似乎越来越多,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能用“降薪 减员”来概括?真实情况大大出人意料!

  我们先来做几个重要结论标注:

  1、整体薪酬在下降吗?

  NO!除工行、平安、光大3家银行外,其余10家银行整体薪酬均较2015年有所增长,少数银行增幅高于10%,甚至20%;

  2、整体严重减员?

  绝不能简单结论。7家上市银行存在减员现象:结构上看,由于电子渠道替代、劳务派遣转为劳务外包、员工自身考虑等原因,各行流失的员工以专科及以下学历为主,这些员工从事的也主要是柜面、大堂及技能方面工作,薪资待遇一般;

  3、为何薪酬包在继续增长?

  整体减员(主要是低薪酬员工减少),而薪酬包继续增长,自然形成了一个看上去略微诡异的结论:13家银行中,有9家银行2016年人均薪酬较上年同比增加,少数增幅高于20%;

  4、再来说说人均创收。

  不同银行的人均创收,侧面反映了一家银行的工作强度和业绩压力,不同的人均创收,也体现在不同档次的人均薪酬上:除交行外,其余四大行人均创收大致在150万元;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人均创收普遍高于220万元,甚至超过300万元;中小银行人均创收也在200万元左右。

  先给一个合理的分析比对逻辑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高薪行业,银行业员工薪资待遇变化往往最引人关注,也最能引发激烈讨论。

  包括5家国有大行、6家股份行和4家中小银行在内的15家A股上市银行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除去员工人数无法进行同期比较的无锡银行、常熟银行,我们重点关注剩余13家银行员工薪酬变化情况。

  银行员工薪酬的高低都是业内外的吐槽点,薪酬被平均,平均数高于自己实际收入,则是很多银行员工最不乐见的,“平均数”确实难以客观反映银行员工薪酬现状及其真实生活水平。

  券商中国记者如何给出最为合理的分析:从纯理论的角度考虑,用“银行总体薪酬/员工人数”的平均数来表现员工收入水平变化也是可取的,这种计算方式也可以呈现分子、分母、结果的全方位变化,本报道也将就纯数据运算、真实情况两方面进行叙述,尽量接近真实的银行员工生存现状。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券商中国记者的采访中,总行各经营条线及部门工作人员、基层支行客户经理(或理财经理)基本各占一半:前者大多认为人均薪酬反映了实际情况,少数要低于实际情况;而基层员工普遍认为“被平均”,“当了分母”。

  增薪:10家银行整体薪酬同比增长

  首先看整体薪酬包的变化情况,除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工行外,其余10家银行总薪酬包均有所上升。

6

  其中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去年总薪酬包增速较快,分别超过30%、20%;浦发银行、江苏银行增速也有13%左右。

  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去年薪酬包则分别减少接近28%、19%。从结构来看,2家银行2016年当期支付的薪酬都比2015年高,但由于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较期初大幅减少,即期末的应付而未付工资、奖金比期初少(说明本期的增加额少于本期支付额),致使总薪酬包大幅减少。

  减员:低学历、基础及技能人员

  再看上市银行员工人数变动情况,总体的变化情况是:6家银行增员,7家银行减员,全部13家银行员工数量整体减少1.34万人。

7

  ▲注:集团口径

  就数量而言,浦发银行去年增员最多的上市银行(已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员工总数较年初增加超过4400人,此外增员的还有2家中小银行及交行、中信、光大3家银行,但增量均不超过2000人。

  结构上看,以浦发银行为例,该行母公司口径在职员工由2015年末的47159人增加超过4000人至51167人,其中增加的几乎全部为业务人员,部分为技术及销售支持人员。而这点在交行、中信、光大银行的人员结构中也有体现。

  7家减员的银行中,工农中建四大行及招行分别较年初减员4785人、6384人、1142人、3110人和5731人,平安银行也较年初减员逾千人。

  以工行为例,从年初、年末员工专业构成变化来看,该行减少的主要是零售条线和管理层员工; 减员较多的农行,减少的则主要是柜面、技能等人员。

  更能看出银行减员结构的是员工学历分布:

  农行减少的员工学历全部为专科、技校、专科以下学历;

  建行母行、中国银行集团减少的员工学历也几乎全部为专科及以下学历;

  招行、平安减员中的六成、八成也是专科及以下学历。

  这就引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都说银行在减员,那减少的是什么人?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