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将“野外思政课”移至云端
时间:2020-06-05 09:17 来源:海外网 作者:[db:作者1] 点击:次
“现在我们要采访村干部,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共屏幕上输入问题的内容……”按照四四方方的直播画面,虽然我远在北京,但我可以和金华的合作伙伴一起做研究。最近,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创建多种形式的“步行课”的号召,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了一次别出心裁的思想政治“云”研究。《浙江地理》实践课程通过“线下研究在线直播”模式在金华邹源国际研究村启动。 在此次“云”调查中,师生走访了普通居民、店主、村干部等,从多个角度了解了邹源村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在疫情背景下邹源村旅游发展的可能优化方案,以促进旅游业的振兴。
“金华有很多古村落要发展旅游业,那么现在的旅游项目之间会不会有恶性竞争?你认为这个难题应该如何协调?”声音来自学生吴云子,他正在对袁进行一次“云”采访。袁是一家旅游公司,在手机屏幕的另一边与金华邹源的老师和学生见面。 “当时我在温州的家里。我没想到会在屏幕上参与人们的研究采访。真是太棒了!”吴云子表示,直播带来了全新的研究体验。实习班没有因为疫情而取消,而是使用直接广播让学生呆在室内,但它能够获得关于《楚源》的第一手资料。
在线“云”采访 “我们现在正步入一条深深的古巷,仿佛走进一条时光隧道,走过历史的长河……”一路上,陈志文教授解释了古建筑背后的人文历史和设计理念。张教授提前踏足遗址,仔细把握古村落中的重要景点,分析沿途古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对于这个景点,你想看哪个部分?有什么问题吗?”谢雪峰博士举起手机全程直播,扮演着与学生实时互动的角色。现场公共屏幕上挤满了学生们的提问和惊叹。学院实验室主任李教授和吴教授参加了无人机课堂教学。通过航空遥感制图,采集DEM高程值,并利用数据引导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走马灯》图像。
《浙江地理》课程致力于将专业理论与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大型园林建设等实践紧密结合,让大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当前乡村旅游的实际问题迪环大学党委书记张说:“这次‘云’调查是在疫情期间进行的,让学生们可以直接参与疫情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大胆创新。” 浙江师范大学地球环学院坚持“场域思想政治理论”已有十余年。作为对传统课堂有限的思想政治课(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力补充,“场域思想政治教育”以“场域”为诗意生动的空间载体,采用“场域调查”等方法,实现爱国主义、创新、乐于探索、注重实践的思想政治目标。本次活动是在疫情背景下对“野外”体验课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师范大学李欣贾摄) 责任:张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