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教育 >

“让更多的法国人听中国故事”

3月24日,法国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挤满了中国画,油画,雕塑......一件展品让中国和法国艺术家的距离更加接近,客人们不时停下来品味味道和赞美之作。

为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纪念法国勤工俭学100周年,中国美术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中国的感知·在巴黎进口——”,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法国工业培训运动100周年,中国美术馆美术馆于同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这不仅是对中法友好交往的艺术评论,也是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机遇。

中宣部副部长姜建国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落实中法两国国家元首关于坚定促进人文交流,加强青年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共识的具体举措。 。意义。

据悉,本次展览共收藏了中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近500件中国守法艺术家作品36件,其中包括中国画,油画和雕塑。已经去法国学习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的作品都是作品。在里面。

根据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伟山的说法,该展览旨在通过“从中国艺术家回归法国”的形式讲述中国艺术的故事,促进中国艺术的交流,分享和传播。

“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非常精彩。艺术跨越国界。通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法国美术学院院士迪恩海姆告诉本报记者。

法国纪录片导演查尔斯告诉记者,艺术是与人民沟通的桥梁。 “我们通过绘画和雕塑了解法国和中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我们也期待着两国之间的新的交流与合作。希望有更多这样的交流会让更多的法国人听到中国的故事。“

中法建交55年来,人文交流一直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中展出的许多作品展示了东西方艺术的融合。相互交流的知识使法国和中国的文化更加辉煌。”法国雕塑家和法国学院院士让卡东告诉记者,法国和中国近年来,文化活动,如文化年,艺术展览和电影节,已经举行,形成了良好的基础。 “以建交55周年为契机,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为中法友好关系增添新的活力。”

法国油画家,雕塑家和法国美术学院院长皮埃尔卡隆深深地回顾了他和中国学生之间的深厚友谊。 “法国的勤工俭学运动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00年来,法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友谊并未中断。“

只有心,党才能长久。我相信这些具有历史印记,充满新时代艺术创新精神的精彩作品,可以使中法两国人民的心更加亲近。 (王海林刘玲玲)

(《人民日报》2019年3月26日  17版)

编辑:张嘉诚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