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人工智能在哪里
时间:2019-04-04 09: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从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开始,人工智能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如今,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方兴未艾。算法,大数据,5G等是公众所熟知的。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它蓬勃发展,已成为技术创新的“超级风”。 在人工智能化的现阶段,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加速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步从“追赶”向“后续”转变,在某些领域,技术也实现了“领先”。 。但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如何实现“在角落里超车”甚至“超车”?这值得深思。 “根据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导致人工智能全面发展的新因素往往每十年出现一次,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分红释放有限,可能很快就会触及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抓住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起带头作用,占据制高点。“江苏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为未来做准备:语言和下一代人工智能论坛”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神经科学和脑科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江苏大学教育学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杨一鸣认为,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人类智能,意识和思维的重要性,但很少意识到这些是语言基。 “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参与了整个高级认知功能。基于这一观点,重新思考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有可能走出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p> 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是使机器达到人类对自然语言的理解水平。 “目前人工智能使用的深度学习算法在'感知'智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其'认知'能力仍然非常有限。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找到语言和大脑现实。人工智能的产生,关键是要开展语言认知的大脑机制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教授吴守尔斯拉穆说。 那么,语言和大脑机制的研究应该成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突破之一呢?杨一鸣说:“现有的语言脑机制研究具有丰富的认知和行为方面,对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很多,但在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几乎为零,并且仅限于少数语言障碍的关联研究因此,有必要将分子的语言学机制解释为行为认知,并且有可能对语言的大脑机制进行原创性发现,从而带来变化。在人工智能研究中。“ 在脑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也至关重要。 “软件是人工智能的载体。传统软件只是信息管理。未来,软件应该感知多维信息,并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包括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廖祥科据说,如果你能为数学和物理驱动的计算机增加生命元素和语言机制,就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创新。 (《人民日报》2019年3月31日 05版) 编辑:张庆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北疆新大象:艺术对话超过50年
- 下一篇:德清,有一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