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社会 >

聚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系列报道之六:坚持(2)

其实,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明确提出了试点目标——试点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归属更加明确,统筹保护和利用取得重要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

为建立规范高效的财政管理体制,今年1月5日,福建省省长于国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财政体制方案》,标志着武夷山国家公园自今年起成为福建省政府本级的一级预算单位。“管理体制机制的理顺,将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力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健康发展。”林贵民感慨道。

保护升级 维护独特生态系统

山路盘旋蜿蜒,一泓碧水却始终映在眼前,沿九曲溪溯流而上,通过被誉为保护区“第一哨”的皮坑哨卡,记者一行正式踏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竞相追逐的鸟雀和攀爬林间的猴群随处可见,草木种类繁多,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缀在锦缎般的浓绿上。

建立于1979年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闽江上游主要溪流的发源地,森林覆盖率为96.3%,同时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的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原生性植被群落。

“保护区的主峰黄岗山海拔约2158米,有‘华东屋脊’之称,更是闽赣两省的界山。”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佑生说,“福建省武夷山保护区与江西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探索跨行政区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联保机制,黄岗山是我们的纽带,但将我们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是对森林和环境共同的热爱。”

杨佑生表示,根据保护对象状况、生态保护和居民生产需要,《实施方案》将试点区划分为特别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生态修复区和传统利用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都已被纳入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的特别保护区内,将不再对科考人员外的对象开放。我们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为这里的动植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杨佑生告诉记者,保护区将依照《实施方案》,在2016年—2020年期间,建立无人机巡护监护系统,并新建大安源、溪源两个保护站,同时对已有设备、管理所、保护站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更好地追踪和保护野生动物及珍稀植物。

“早在2009年6月,保护区就已停止大众旅游,不再销售门票,转而开展以参观考察、夏令营、教学实习为主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杨佑生说,“随之而来的是,保护区回归了‘本色’,因为游人而迁徙进武夷山核心区深处的动物们又渐渐回来了。”

“这里保留着许多精美的标本,也记载着很多回忆。”在武夷山自然博物馆,保护区科研宣教科副主任科员徐自坤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动物们不同的习性。“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表现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区内定名的野生生物就有近10,760种,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在极为多样的植被中,有近1000亩集中连片的南方铁杉极为珍贵,说举世无双也不为过。”徐自坤的脸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武夷山正山小种的名号出现于明朝,特指保护区桐木村及周边地区出产的红茶,自2005年起声名鹊起的金骏眉,也发源于此。在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元勋看来,“茶业种植和保护环境二者间并不冲突,国家公园建立后,茶产业、茶文化将成为公园的一大亮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认为,“国家公园与保护区的区别就在于,国家公园兼顾了保护和利用,人如果分布在合适的位置,其生产生活方式也注重与保护目标的和谐,未必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武夷山的情况十分复杂,在居民、产业和环境三者之间找准平衡点,将十分有利于探索和开创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模式。”

林木收储 实现生态生财共赢

针对福建集体林地占比高的问题,《实施方案》要求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逐步降低集体土地占比或通过租赁等方式实现集体土地用途管制。2017年年底,实现试点区国有土地比例由当前的28.74%提高到29.41%,集体土地比例由当前的71.26%降低到70.59%。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